医院管理研究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院管理研究院 > 正文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数据“失真”大解析

发布日期: 日期:2019/10/11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哪些方面容易出“问题”,为何“问题”上级会知道?分析一下就清楚明白,医疗大数据分析让管理者“不寒而栗”。

1 病案首页数据“失真”原因

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整个指标体系中,包含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55 个三级指标,其中定量50个、定性5个,国家监测指标26个,24个自动生成,2个医院填报。

来源病案首页的指标有7个,包括出院患者手术占比、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出院患者四级手术比例、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I 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单病种质量控制、低风险组病例死亡率。

导致病案首页数据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1)思想认识不到位

2016年6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了《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填写质量规范(暂行)》和《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6版)》两个文件,医院没有认真组织学习,对病案首页规范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2)病案首页填写不规范

由于没有认真组织学习,导致临床医师不能按照规范要求填写病案首页,首页上的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名称填写不仔细不规范,漏填、错填等与实际情况不符。编码员缺乏医疗业务背景,对医学业务不熟悉,特别是临床医师的病案书写水平差异较大,编码人员与临床医师缺乏有效的沟通,容易出现编码错误。

(3)信息化建设滞后

病案首页质控信息化建设滞后,靠人工进行质控,覆盖面较低,不能全面了解和掌握病案首页质量。特别是选择不很熟悉的业务的软件供应商,导致信息软件质量不高等。

(4)医保付费因素影响

病案首页质控与医保付费不对接,为了满足医保需要,提高医保支付率,人为经过病案首页加工,导致病案首页不真实。

(5)医院管理不到位

病案首页质量管理,牵涉到统计部门、病案管理部门、医务部门、质控部门、信息管理部门,对病案首页质量管理不到位,缺乏明确的分工合作管理制度,相互扯皮,互联不互通,导致数据质量差。

2 财务年报数据“失真”原因

来源财务报表的有14个指标,包括,门诊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门诊收入中来自医保基金的比例、住院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住院收入中来自医保基金的比例、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检验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重、万元收入能耗支出、收支结余、资产负债率、医疗收入增幅、门诊次均费用增幅、门诊次均药品费用增幅、住院次均费用增幅、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增幅。

导致财务报表数据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1)收入失真原因

医院财务会计核算不规范,一些医院不能严格按照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门诊收入按照发生确认,住院按照收到医保结算确认收入,有的按照实际发生确认确认收入,医保结算差额没有确认等等,导致收入失真。

(2)支出失真原因

支出失真原因有许多方面,医疗风险金不按照规定提取、固定资产不计算、不办理入出库收入,折旧不按照规定计提,人员支出为了达标或不发生赤字人为年度调整,当年的绩效工资不计入当年计入下年度支出,药品及耗材费用采取集中出库或退库进行调整等,应支付的业务办公费用推迟结账调整等等,导致支出失真。

(3)结余失真原因

收支不严格按照权责发生制确认,导致收支结余失真,也便于收支结余额度的调整。

(4)业务量失真原因

为了应对医药费用控费指标,模糊统计计算门急诊人次,降低门槛收住入院人次,过度控制住院日,提高床位使用率。特别是为了应对药费评价指标,采取药房托管、举办体制外药房等等方法,导致药费评价指标失真。

(5)资产负债率失真

资产负债率指标,由于存在收支确认失真,特别是药品物资入库确认不及时,医保欠款大量挂账,往来账款清理不及时,还有政府通过医院资产担保贷款等,导致资产负债率失真。

3 医院填报数据“失真”原因

医院填报的指标有24个,门诊人次数与出院人次数比、下转患者人次数(门急诊、住院)、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特需医疗服务占比、大型医用设备检查阳性率、大型医用设备维修保养及质量控制管理、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覆盖率、点评处方占处方总数的比例、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门诊患者基本药物处方占比、住院患者基本药物使用率、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标药品使用比例、门诊患者平均预约诊疗率、门诊患者预约后平均等待时间、每名执业医师日均住院工作负担、每百张病床药师人数、辅助用药收入占比、全面预算管理、规范设立总会计师、卫生技术人员职称结构、医院接受其他医院(尤其是对口支援医院、医联体内医院)进修并返回原医院独立工作人数占比、医院承担培养医学人才的工作成效、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项目经费、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成果转化金额。

医院自信填报数据失真原因,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1)“面子”原因

医院填报的指标24个,数据影响到医院的名声、名誉、品牌等行业地位及排名,医院为了名誉地位排序的“面子”,人工操作干预数据,导致数据“失真”,进而影响医院绩效考核质量。

(2)“票子”原因

数据质量影响到政府对医院财政投入、影响经费的核拨、影响到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影响到医保支付政策等,数据结果关系到医院的“票子”,为了获得较好的绩效考核分数,主管或客观进行人工数据填报,获得较好的成绩增加医院的“票子”。

(3)“帽子”原因

绩效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公立医院党组织书记、院长和领导班子成员的重要前提参考。影响到医院领导人的“帽子”,医院填报数据就需要谨慎。

(4)“理解”原理

指标统计填报人员,对指标涵义理解不清,对绩效考核意义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敷衍了事应付差事,结果上传前不进行技术性、合理性审核,上传成功更改困难。

(5)“基础”原因

医院自行填报的指标,主要反映在管理基础差,基础数据记录不全、信息化程度不高、靠人工统计,比如下转患者人次数(门急诊、住院)没有建立记录本,靠科室上报可验证困难。

4 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指标“失真”原因

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指标有10个,包括通过国家室间质量评价的临床检验项目数(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基本药物采购品种数占比(省级招采平台)、电子病历应用功能水平分级(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麻醉、儿科、重症、病理、中医医师占比(国家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电子化注册系统)、医护比(国家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电子化注册系统)、医院住院医师首次参加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等级(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共信用信息中心)、门诊患者满意度(国家卫生健康委满意度调查平台)、住院患者满意度(国家卫生健康委满意度调查平台)、医务人员满意度(国家卫生健康委满意度调查平台)等。

这些数据失真的原因,主要反映在满意度指标,采集样本量问题,样本真伪鉴别问题,样本误差修正问题等3个方面:

(1)采集样本量

满意度指标调查,通过公共微信手机平台调研,如何获得同级医院按照业务量比例相同的样本量,样本量采集不同直接影响满意度的高低。

(2)样本真伪鉴别问题

在满意度评价中,样本量真伪鉴别值得关注,如何确认是患者还是家属,还是本院员工的问题值得关注,一些医院甚至动员全体员工关注服务满意度调研?

(3)样本误差修正

较高的患者满意度是不符合目前的现实,过高的满意度考核标准,刺激了患者就医期望值,降低了患者就医获得感,如何通过样本误差统计修正降低患者满意度,应该研究和分析。

5 医疗大数据如何“知道”数据失真

由于长期做医院绩效咨询及软件指导工作,为了满足国家对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需要,把外部绩效考核指标融入到医院内部绩效考核体系中,促使医院精细化管理能力提升,誉方医管的医院“金盾”精益管理智能系统,专门为医院开发了绩效考核监管报送大数据平台,为医院安装“摄像头”,让医院审核数据质量,提前早知道上传数据的自我评价,通过大数据分析功能,为医院提供管理改进提升的提示和指引。简单介绍一下大数据是如何“知道”数据失真的。

(1)大数据靠“逻辑”

大数据不“神秘”,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涵盖55个,每个指标背后还会有三级指标,通过指标逻辑关系设定,把规则告诉大数据,大数据技术就可以发挥更大的效率,数据失真不符合逻辑,自然就会“知道”。

(2)大数据可“预警”

大数据是技术,技术靠什么做支持,靠熟悉业务的专家团队的知识,通过相关业务专家老师团对的知识集合,让大数据平台做好智能化“预警”分析,让医院早知道是关键,提前做好预警提示,绝对不能犯的错误低级太低级。

(3)大数据要“干预”

大数据效率在高,智能化在高,也不能离开人脑的指挥,通过人脑指令的下达,利用电脑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才是目的,医院内部要借助绩效考核监管之力,优化提升内部绩效考核改革,推动医院精益管理能力提升,实现内部绩效考核与外部绩效考核信息平台的有效对接。

总之,伴随着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办法的出台,政府对公立医院的监管体系日趋完善,医院绩效大考每年必考,成绩如何影响到医院方方面面,医院重视程度也必然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