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体,是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主阵地。近年来,全国各地公立医院的规模和数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人民群众就医难的问题得到极大的缓解,诊疗服务水平大幅度提升,人民群众就医的获得感明显提升,在2020年突如其来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2021年6月4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明了我国接下来5年乃至更长时间医院发展的纲领和航标。在筑医台行业人才发展服务中心的专访中,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发展与后勤管理处副处长、一级调研员赵东方指出,未来我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将更加关注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更加注重医院的内涵建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更高需求。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含义与实践路径
“质量、规模、效率、收入结构、安全和成本,对于医院来说是最重要的几个方面。医院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增加床位数量和医院建筑的数量,更要提高医院的发展质量和内涵建设。”在谈到这一政策可以给患者就医服务带来哪些改变时,赵东方指出,医院的基础建设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一部分,我们要持续改善医院服务环境,在硬件上继续提升患者的就医便利性,但核心仍要关注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和主体地位,提供公平可及、系统持续的医疗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和医务人员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针对《意见》在“提升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效能”中重点提出推广医院后勤“一站式”服务,赵东方认为,“一站式”服务在医院后勤领域是个非常重要的趋势,其重要性毋庸置疑,这一模式在全国医院后勤管理工作中非常普遍和成熟,但目前由于医院投入问题,这一服务模式还未在医院后勤领域广泛应用。近年来,天津市医疗卫生事业一直很重视医院后勤“一站式”服务,因为它能有效提升后勤人员的工作效率,更能惠及医患、规范服务。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大环境下,我们不仅要进一步加强对“一站式”服务的重视,还要立足医院整体管理和顶层设计等层面,基于BIM技术和后勤整体应用技术构建智慧医院后勤管理运维平台。同时,依靠信息化的管理手段,通过大数据分析,为管理层以及岗位人员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撑和解决方案。
自然灾害下医院建设发展的建议
近日,连续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河南特大暴雨、上海台风“烟花”等重大事件除了影响老百姓生活,还影响了各地医院的正常运行。赵东方认为,虽然近年来全世界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呈现增强趋势,我们应从提升医院应对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的韧性能力角度出发,但最应该重视的是进一步加强医院的“平疫结合”,而不是简单地追求调整标准,改变医院的整体建筑结构体系,否则既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往往会因为一些调整影响医院整体运行质量和效率。
赵东方指出,面对自然灾害,首先是城市管理者要加强重视,做好“吹哨人”的角色,全力做好监测预警工作。其次医院要提升防范意识,要有预防和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措施,通过主动作为,多方联动,共同服务好人民群众。最后,需要进一步加强应对自然灾害的实景应急演练,不断强化“沙盘推演”,查找弥补漏洞,在可预判的范围内将自然灾害的负面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
关注医院后勤保障人才培养
“在医疗卫生系统中,我们更关注的是医疗人才,对后勤人才的培养是短板。”赵东方指出,目前医院后勤人员大多不是专业人员,基本上是从医院其他工作岗位上转来,专业水平普遍不高,难以满足现代化医院对高水平、专业化后勤保障的需求。虽然有些医院采取了社会化外包服务的改革措施,但其在协调管理、质量把控、服务时效及成本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我们应在进一步提升医院后勤管理水平的基础上,拓宽后勤人员招聘渠道,关注后勤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提升后勤人员的待遇,特别是要把一些医院编制资源向设备、电气、信息等高技能专业岗位倾斜。
在日常的医院后勤人才管理中,赵东方提出,还需加强对后勤人员的专业培训,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开展管理类、技能类培训课程,同时注重引导提升后勤人员的实操能力和思考能力,鼓励在职员工主动学习,考取相关专业的职称、技能证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医院后勤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
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筑医台行业人才发展服务中心联合天津市医院协会医院后勤管理专委会于2021年8月至12月长期开展“天津市医疗卫生机构后勤管理能力提升系列培训会”。赵东方提出,“我非常期待这次培训项目,因为在形式上有较大创新,在课程内容上也兼顾理论性和实用性,希望在符合‘十四五’期间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下,对提升天津市医疗机构后勤人员管理水平和素质大有裨益。”